壁画被称为“墙上的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说到中国古代壁画,人们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充满盛唐气息的敦煌壁画,其浩瀚让人惊叹、让人着迷。然而,谁知道,在河北邯郸叶城遗址发现的一系列北朝壁画,却以独特的时代特征和超越的画风脱颖而出,它们犹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时代画卷,跨越千年,向世人传递着从北朝开始独有的时代密码。
1989年,磁县万丈村北朝墓葬壁画出土,引起中国考古界、美术界的巨大轰动。看到壁画的专家惊叹道:“壁画规模巨大,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气韵生动,艺术水平高超,史无前例!”
从1958年开始,万丈村村民修建房屋、修路需要取走大量泥土。村子附近曾有一座高高的土丘,后来逐渐被夷为平地,随后突然塌陷成一个大洞。村民发现洞里积水较多,以为是古井,便将洞口整修成简易井台,用积水灌溉附近的菜地。后来,又有三户人家在“古井”旁建起房屋、建起庭院。就这样,村民们与“古井”一起生活了28年。1986年,叶城考古队来到万丈村考察时,发现了这口“古井”的真实身份。考古队透过塌陷的大洞,看到巨大的井壁上绘有水面上方色彩斑斓的壁画,断定这口村民赖以生存的“古井”其实是一座千年古墓。 次年,考古队开始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古墓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
北齐高洋墓出土陶俑
虽然该墓被打开发现曾多次被盗,但还是出土了2000余件文物,遗憾的是,没有发现能证明墓主人身份的文字物件。考古专家通过对墓葬形制、结构、壁画内容、随葬品等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初步判定墓主人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历史上的高洋真实面貌到底是怎样的呢?根据史料记载,高洋是东魏宰相高欢的次子。高欢是汉人,因为祖先的罪孽,他的家人被流放到内蒙古包头市。长年流落边陲,让高欢彻底变成了鲜卑人,他还娶了一位名叫娄姓的鲜卑女子为妻。 高洋的相貌在史书中有记载,说他相貌丑陋,皮肤黝黑,两颊多脂肪,有牛皮癣,脚踝变形。
仪仗队
不知道画师会将高阳描绘成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据考古专家介绍,北朝墓室北壁上通常有墓主坐在帐篷下的肖像画。于是考古队开始寻找高阳的肖像画。但由于盗墓者用烟花照射墓室北壁,导致北壁受到污染,只有墓室顶部那条龙形的河流较为清晰,其他壁画已经看不清。画师所描绘的高阳究竟是谁,只能是一个谜。
貓咪大戰
高洋相貌丑陋,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智商。高洋小时候,高欢就用一团缠在一起的丝线来测试儿子们的智力,在他们每个人面前扔。当别人忙着整理丝线时,高洋就拔刀将丝线团团割断,恶狠狠地喊道:“乱了的人,必须杀了他们。”为此,高欢十分佩服这个儿子。高洋21岁时,他的哥哥高澄被厨子兰敬杀死。他十分冷静,果断指挥侍卫将兰敬等人围捕起来,“斩贼,涂头”,人心才得以安定。次年,高洋在金湖台逼迫孝景帝让位,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年号为天宝,尊其父高欢为神武帝,尊其兄高澄为文祥帝。 高洋称帝后,励精图治,兴利除害。他长年出疆与契丹、柔然等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高洋在位期间,修筑了三千里的长城。高洋笃信佛教,曾亲自下令开凿邺城西北举世闻名的响堂山石窟。
但高洋却是历史上少有的变态狂人,他残暴荒唐,嗜酒如命,醉酒后常以杀人取乐,手段极其残忍……有专家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推测,高洋可能是患了精神分裂症,因长期酗酒,年仅31岁便去世了。不知道是史料记载有误,还是高洋本人也是一位热爱画师、格外呵护的艺术爱好者。高洋墓壁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乃至每一行字,都让人感觉到画师没有一丝恐惧与不安,处处都显得淡定从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壁画不断绘制,不断融入外来风格和时代新潮流,突破了传统的空间布局,开创了在墓道两侧绘制壁画的先河。通过描绘礼仪画面,展现墓主人的高贵身份和地位。高洋墓墓道上的壁画,就描绘了高洋帝王出行的情景。
壁画气势磅礴,气势磅礴,东西壁布局对称,整体构图合理有序,形象逼真生动,继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展现了北朝晚期高超的绘画水平,为唐代绘画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专家推测,该壁画应为北齐宫廷画家杨子华等画家共同完成。壁画中人物、神兽等各种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线条发展了东晋顾恺之“古丝白描”技法,生动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以线造型”的特点。
高阳墓道内壁画不仅对研究北朝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礼器和各种服饰风格,对研究北朝时期的礼制和服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壁画中精美华丽的礼器弥补了历史文献的不足。高阳墓道内壁画中,仪仗队中的仪仗队员共有22种,百余名仪仗队员的服饰更是多种多样,有的着朝服,有的着便服,仪仗队中还有两名身着铠甲的将军。人物服饰反映了北朝服饰发展中南北融合的现象。 壁画中的人物大多穿着宽腿裤,这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开裆裤与中原地区的裙子融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