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墓地官网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洛阳百景系列之76:周敦颐墓

发布时间:2024-05-27 22 浏览: 37

作者注:

历史文化遗迹不仅生动地讲述着过去,而且深远地影响着现在和未来;它们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

如果要选一个能代表中国的历史文化遗迹城市,我的首选是洛阳。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有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河洛文化的源头、东方古都的坐标,洛阳打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扇大门。

人们常说:“一部洛阳文化史,就是半部中华文明史!”行走在河洛大地上,不经意间用脚踢到的一砖一瓦,都可能代表着一段历史,蕴含着一段美丽的传说。难怪司马光曾由衷感叹:“欲知古今兴衰,看洛阳城。”

守护一条巷子,珍惜一座城,有一片安居乐业的屋檐,有一片扎根的“乡愁”,这是当代中国人的梦想。作为河洛文化爱好者,我来到洛阳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研究河洛文化。现特意整理出散落在田野间、隐匿在大街小巷、或鲜为人知的洛阳百处历史遗迹系列,助力洛阳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今天,我们推出洛阳百处历史遗迹系列第76期: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

周敦颐墓位于洛阳市宜阳县格寨乡岩尖村莲花山上。

周敦颐,北宋著名哲学家、理学家,字茂叔,号濂溪。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谥号“元”,史称“元公”。

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讲学,人称“濂溪先生”,任内恪尽职守,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宋神宗六年(1073年)冬,周敦颐去世,当时发现三位神灵,第一位神灵在湖南淮安,第二位神灵在陕西,中间一位神灵埋在烟云涧村。这里原有一块石碑,上书“东看荷花听百鸟鸣,西看白龙听流水声”楹联。20世纪50年代,石碑被毁。

周敦颐可以算是我国理学的创始人,他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位列理学五大家之首,他的学说对后来理学的发展影响很大,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据史料记载,烟云涧村西边的河,古称白龙江。河东岸建有白龙庙,庙前有碑。村内还有周氏宗祠,门匾上有木雕“爱莲像”,还有“莲溪传承,义国声名”一联。解放初期,周氏宗祠被拆除。

格寨乡莲花山周敦颐墓后山形为三座山峰连绵起伏,形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山。山上树木灌木郁郁葱葱,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周敦颐墓被三座山峰半包围,形似莲花蕊。

目前,山坡上有一巨大土丘,周长约六七十米。土丘不高,但墓上树木灌木繁茂,郁郁葱葱。墓前有一棵高大的桐树。桐树旁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宋文人周敦颐之墓”七个大字,是周氏族人于1991年2月竖立的。

关于周敦颐为何选择将自己的墓葬在阁寨燕云间,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周敦颐与程相(程伯文,程氏兄弟的父亲)同朝为官,与范仲淹交好,对洛阳情深意重,约定百年后葬于洛阳。而且程相见周敦颐“才华横溢,学识超凡脱俗”,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程镐、程颐派周敦颐学习。宋仁宗开元四年(1057年),范仲淹病逝,葬于万安山麓。周敦颐与程相商议,也选择了西京洛阳南的一处墓地作为百年后的安息之地。程相将自己的墓地选在了白虎山,也就是现在伊川县城西,与范仲淹墓隔河相望的程氏兄弟二人墓地。 周敦颐从万安山范公墓出发,沿伊河东岸向南行进,突然看到一个村庄,天空中青烟缭绕,背景是绿水青山,景色绝妙,让他心旷神怡。一问之下,才知道这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赐的村名“燕云间村”。该村东临莲花心,西临“白龙江”,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加之村中祖辈家族众多,周敦颐便欣然选择了莲花山顶作为墓地。

“谁人爱荷如我?”深爱荷花的周敦颐写下了流芳千古的散文巨作《爱荷论》。“我爱荷花,因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水洗而不妖娆,里外挺拔,无蔓无枝,香气越散越清,挺拔静谧,可远观而不可玩弄。”清纯干净的荷花,正是周敦颐淡泊名利、不求功名利禄、清心寡欲的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千百年来,周敦颐一直为世人所敬仰!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