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与现实的碰撞
(一)禁止土葬引起争议
有些地区禁止土葬,原因之一是土葬可能会污染环境。例如,在埋葬过程中,为了防止尸体腐烂产生的臭味污染环境,人们常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腐处理。这些药剂含有有机污染物,经过较长时间缓慢分解,会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同时,棺材的使用也会造成木材浪费。现在的很多棺材表面都涂有防腐剂,其中含有大量的甲醛、汞等物质。但也有观点认为,土葬不一定占用耕地。从古至今,许多土墓都位于荒坡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水土流失、棺材腐烂等原因,不到五代就会消失。各地对私葬的处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会面临罚款甚至行政拘留,但人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丧葬是传统习俗,体现了对祖先的尊重和孝道的传承,不应该被禁止;而也有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革。
(二)墓地价格高得令人担忧
墓地价格居高不下,甚至超过房价,成为老百姓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央视报道,北京某墓地中,有六里碑的墓地最低售价为11.98万元,面积为0.33平方米;武汉某墓地,最低价格为4万元;在江西的一处墓地,最低售价为2万元,面积为0.48至0.8平方米。数据显示,某殡葬服务商商业墓地平均销售单价已连续六年上涨。墓地价格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供需不平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墓地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土地资源有限,导致供需不平衡。
其次,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一些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进行强制消费、捆绑消费,进一步推高价格。此外,人口老龄化和墓地建设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因素。例如,墓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城市的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地价居高不下,直接导致墓地建设成本的增加。同时,墓园建设需要遵守严格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需要大量的环保措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投入,增加了建设成本。
2、海葬的困境
(一)私人海葬的处罚
福建男子私自海葬父亲被罚款2万元的事件确实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私人海葬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海洋环境非常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尽管骨灰看似无害,但如果大量骨灰倾倒入海洋,可能会改变海洋的pH值,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私人海葬可能会引发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公共秩序问题。
(二)海葬流程及费用
海葬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流程复杂。以北京为例,市民参与公益海葬,需到北京市殡葬服务中心、北京市撒灰办公室八宝山服务站、北京市撒骨灰办公室东郊服务站办理免费海葬登记。不过,目前北京海葬的排队时间一直到2025年,等待时间较长。如果选择一对一付费海葬服务,虽然等待时间比较短,但费用较高,从5800元到13800元不等。比如在北京,最贵的海葬要13800元。区别在于接送车辆、船舶型号、船舱布局等。
海葬的流程一般包括申报、预约、审批、缴纳海葬费用等。在上海,死者家属首先要向海葬服务机构提出申请。申请后,海葬服务机构会电话通知家属具体日期,并以纸质形式邮寄给家属。家属收到纸质通知后,仍需办理手续,包括携带死者骨灰、火化证明和通知书。处理后需进行核实,确认当天参加海葬的具体家属人数。上海地区补贴金额为4600元,其他地区补贴金额为1000元至6000元不等。海葬当天,船舶抵达埋葬地点后将开展相关纪念活动。整个过程包括献花、致悼词、集体默哀、鞠躬等纪念仪式。
这些复杂的程序和高昂的费用让许多人不敢进行海葬。一方面,人们可能会觉得海葬的费用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漫长的排队等候也让一些急于为亲人安排葬礼的家庭感到无奈。
3. 丧葬包裹的两侧
(一)便利性和期望
殡葬套餐的出现,确实给亲属办理丧事事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一方面,它整合了丧葬方式的选择、埋葬地点的确定、墓碑设计等各项殡葬服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这可以为悲伤的家庭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不必四处寻找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另一方面,殡葬套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亲属对有尊严的下葬的期望。通过专业殡葬团队的服务,可以为死者举办隆重有序的葬礼,让亲人在告别亲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安慰。例如,一些葬礼套餐提供个性化葬礼策划,根据死者的生平故事和家人的需求设计独特的告别仪式,让葬礼更有意义。
(二)争议与反思
然而,葬礼套餐并非没有争议。政府推广殡葬套餐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这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种方式。政府可以通过规范殡葬套餐的服务内容和价格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殡葬行业乱收费、强迫消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殡葬套餐的出现也满足了社会多样化的需求,为亲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与此同时,私人海葬被认为是对环境和情感需求的不尊重,这也引发了人们对合法埋葬方式的思考。
尽管私人海葬可能出于经济考虑或对传统埋葬方式的抵制,但这种行为确实违反了法律规定,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在尊重法律、尊重环境的同时,选择合法合规的殡葬方式。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殡葬行业的监管,规范殡葬套餐的服务内容和价格,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环保殡葬方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海葬、树葬等新型殡葬方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为公众提供更多选择。
4、出路在哪里?
(一)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完善殡葬法规对于解决当前困境至关重要。 《民事法规和制度建设规划(2023-2027年)》明确提出,要完善殡葬服务体系,及时启动殡葬法立法研究。推动修订《殡葬管理条例》,规范殡葬服务行为,完善殡葬管理体制机制,强化综合监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制定或修订殡仪馆、墓地(骨灰安置所)、殡葬服务站管理制度,推动建立健全殡葬用品、网上纪念扫描平台等管理制度,制定无人认领遗体、骨灰处置办法,提高殡葬依法管理水平。通过政策调整,明确行业标准规范,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行业规范发展。同时,要注意丧葬费用的合理性,避免因丧葬费用过高而增加群众的经济负担。例如,天津市殡葬业管理办公室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发挥表率作用,带头推行生态殡葬。
(二)加强监管的重要性
严格殡葬行业监管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采取行动。例如,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加强对殡葬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管,下发通知开展价格行为检查,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并与民政部门联合开展监督执法行动我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确保沟通顺畅。投诉举报渠道。内江市东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抓住“清明节”关键时期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立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加强宣传培训,提高殡葬服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意识。为提高服务质量,引导群众树立文明殡葬理念,加强监管执法,全面排查殡葬服务市场,会同民政、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共同严厉打击非法活动。通过加强监管,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公众在殡葬事务上将有更多的选择和保障。
(三)推广生态埋葬方式
大力推广生态殡葬是缓解“一处难求”局面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殡葬改革,持续加大宣传力度。海葬、树葬、花葬等绿色殡葬理念逐渐流行。天津市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突出惠民导向,持续加大补贴力度。对参加海葬服务的天津市户籍居民,免费提供1000元的基本骨灰海撒服务,后续将每块骨灰减免费用提高至2000元。并对家属奖励1000元。火葬后60天内直接选择海葬的,另加收基本殡葬服务费1420元。
沉阳市现有殡仪馆、墓地可提供海葬、树葬、草坪葬等8种节地生态殡葬方式,并提供财政补贴。上海、广州等地还对节地生态葬、海葬给予补贴。例如,上海节地生态殡葬补贴标准为每具1000元,海葬补贴标准为4600元;广州市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补贴海上撒骨灰费用。您可以申请豁免和减免。全市所有商业墓地均有生态墓葬样式可供选择。许多墓地和一些墓葬方式在豁免后实行零收费。通过大力推广生态殡葬并提供补贴,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的殡葬选择,也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减少资源消耗,减轻人民群众的丧葬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