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河北邯郸发现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出土了一幅巨幅精美的壁画。其中一幅壁画中,一对人头鸟身的恋人正在飞翔。这到底是什么,专家们众说纷纭,似乎都有道理,但都有漏洞。最后,专家们发现,它们带有浓厚的宗教寓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人头鸟身的神兽究竟代表着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北齐高洋墓虽然遭到过严重的盗掘,但所幸墓内壁画未遭损坏,这是一幅让所有人震惊的完美画卷;从墓道开始,有持翼幡、撑篷的侍卫,紧紧跟随,由于墓道延伸至地面,两边的壁画逐渐消失,而越往下,壁画越清晰,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来到墓室门口,墓内建筑顿时变得繁复起来,两边都是祥云状的浮雕石,石后有青龙白虎引路,两对马匹和人马待命,气势磅礴;壁画与建筑结构共同表现了墓主死后升天的场景,极力模拟其生前奢华隆重的场面。
接下来,仙境用龙蛇形象的神兽来迎接墓主人,也就是有四肢的蛇;我国自古崇拜蛇,相传女娲、伏羲都是人身蛇尾的神灵;龙蛇形象的背后,是一对特殊的情侣,一男一女,分别画在墓道的东西两面墙上;他们的头是人,身是鸟形,类似凤凰;东墙上的那幅是人头鸟身,西墙上的那幅是女头鸟身;他们羽毛绚丽,翅膀张开,尾巴长长的;仔细观察这两幅画像,发现它们和中国传统的墓葬中常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兽有所不同;他们代表着什么?
有专家认为,“人头鸟身”形象与道教有关,在中国古代道教教义中,这种人头鸟身的形象被称为“千岁寿鸟”,象征永生,是一种祥瑞之兆;但后来却出现了“反例”:河南邓县南朝砖墓出土了一块“千岁万岁”画像砖。砖上的一只鸟,人头鸟身,铭文为“千秋”;而另一只鸟,并非女头人身,而是兽头鸟身,铭文为“万岁”,形象不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在多地发现了类似的“人头鸟身”图像;拥有翅膀是中原、中亚地区人头鸟身图像的共同特征,但不同地区在具体部位的艺术表现手法有所不同;考察北齐墓葬出土的壁画,其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纹饰——连珠纹,即一圈实心的圆圈连在一起;在北齐重臣徐显秀墓北壁壁画上,也发现了同样的连珠纹;在高洋墓壁画中,还发现了四只具有明显非地方特征的神兽,它们形象奇特,其中两只神兽带有翅膀。
这让专家们想起了一种古老而又神秘的外来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是流行于古代波斯(今伊朗)和中亚地区的一种宗教,是伊斯兰教诞生前在中亚地区影响最大的宗教。北齐时期,琐罗亚斯德教极有可能传入中国,高洋墓壁画中便有其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珠饰纹是萨珊波斯时期最流行的装饰带纹饰,用于装饰妇女头上的织物边缘。外形怪异的神兽不属于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形象,被称为“恐兽”。其特征的关键词是怪异的面孔、人的身体、鹰爪、肩膀和手臂上燃烧着火焰。这种形象被称为“虎天神”;而有翅膀的形象被称为“翼兽”,直接来源于琐罗亚斯德教的神祇“阿胡拉·马兹达”,主宰光明。其形象是人头鸟身,长着一对巨大的翅膀。
北齐墓葬中出现的“人首鸟身”是“阿胡拉·玛兹”形象的演变,虽然在很多地方加入了中国元素,但“人首鸟身”的形象还是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从史料记载来看,祆教胡天神的祭祀活动受到了北朝统治者的重视,这说明以祆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对当时的北朝有着多层次的渗透和影响。
【参考资料:《古波斯经》、《北齐书》、《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