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村老人去世后是火葬好还是土葬好,民间一直存在很大争议。
有些人认为土葬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死后,最好把它们埋在土里,而不是火葬。这也有利于后人前来瞻仰。
不同意见认为农村土葬会占用耕地。如果全部进行土葬,也会给当地农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采用火葬更为实用。
近日有消息称,从3月份开始,我国农村地区将取消土葬,全面实行火葬。
事实上,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实施农村殡葬业改革。同时,目前还没有政策要求所有农村地区取消土葬,采用火葬。因此,有关从3月份开始我国农村取消土葬、全面实行火葬的消息并不属实。
事实上,土葬和火葬并不是一刀切的。土葬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很多村民都比较喜欢土葬。因此,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仍然可以进行土葬。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取消土葬。但对于那些人多地少、交通便利的农村地区,不适合进行土葬,因为土葬会占用大量耕地。毕竟我们国家首先要保证耕地数量,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近期推出了农村殡葬业改革的两大利好:一方面,在农村,要加大对天价墓、活墓的整治力度。同时,农村要增加公益性墓地供给,减轻农村家庭购买老人墓地的支出压力。
另一方面,增加县级殡仪馆数量,鼓励人口较多、土地资源较少的地区实行火葬。从这两项利好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希望改革后农村殡葬业能够发展好,而不是实行一刀切的火葬和土葬方式。
如今,农村殡葬业改革已经拉开帷幕。中央确定了农村“两拆三清”的基调。所谓两拆,是指活墓和豪华墓的拆除。过去,农村地区活墓和豪华墓是比较少见的。现在,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希望为亲人修建更加豪华的墓地。还有一些老人在去世前就提前为自己安排好了墓地。然而,这些墓地长期空置,直到老人去世后才会使用。有此类问题的墓地必须彻底拆除。
农村殡葬业除两处被拆迁外,还有三处空地。就是要纠正农村丧葬礼仪中的不合理现象:“一清理”就是清理农村丧葬中的铺张浪费现象。有些农村家庭的老人去世后,家人喜欢举办隆重的葬礼,追求场面,互相攀比。有的家人甚至借钱为老人安排后事。事实上,老人在生时对他们比较好,老人去世后,丧葬安排应提倡从简原则。
“二次清理”是指要清理农村地区殡葬用品价格过高的情况。许多修炼者利用家人的悲伤,高价出售骨灰盒和墓地。这让很多老人感叹自己现在已经死不起了。现在要对农村殡葬业进行改革,严格审查殡葬业收费标准。重点是降低殡葬用品价格,减轻老百姓的支出压力。
“三清”是指在丧葬过程中消除封建迷信活动,国家提倡文明丧葬礼仪。在很多农村地区,老人去世后,其家人就会从事一些封建迷信活动。这不仅会影响下一代年轻人,还会让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蔓延。因此,我国必须消除农村不良丧葬习俗,让农村丧葬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