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框在宋代又称照架。那是一件类似于今天梳妆台的家具。镜框支撑着镜子,是当时女性出嫁时的必备品。如南宋吴自牧《孟良录》卷二十《婚姻》记载:“沙罗梳洗,梳妆,照相,裙盒,衣盒,结结,凉伞,椅子”。 ”。
丰富有趣的宋代架子(二)
文丨邵晓峰 编辑丨陈桂虎
来源丨《古典工艺家具》2015年9月号
宋代的架子种类繁多。根据其具体功能主要可分为灯架、毛巾架、盆架、瓶架、衣架、镜架、鼓架、炉灶架等多种类型。
昨天我们介绍了灯架、衣架、毛巾架、盆架。今天我们继续看酒瓶架、镜架、乐器架、炉灶架等衣架。这些宋代的各种简易架子是古人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它们对于研究宋人的生活质量和品味具有重要意义。很特别的意义。
01
别致的瓶架
瓶架与盆架具有相似的特点。多为容器,但瓶子比盆高,有的还小一些。
此时瓶架的形象可见于宋代无名《华春富贵》、西夏无名《水月观音》(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水月观音》等。南宋陆兴宗《十六罗汉·供养》(日本圣国寺藏)、南宋陆兴宗《十六罗汉》南宋无名者的《胆瓶里的花》等画作。
其中《胆瓶花》中的花瓶架造型独特,呈箱形结构,四面有灯,有四个侧脚。足间有云纹图案的牙头、牙条,与花卉、花瓶形成鲜明对比。有趣的。
02
宋代陪嫁——镜框
镜框在宋代又称照架。那是一件类似于今天梳妆台的家具。镜框支撑着镜子,是当时女性出嫁的必备物品。如南宋吴自牧《孟良录》卷二十《婚姻》记载:“沙罗梳洗,梳妆,照相,裙盒,衣盒,结结,凉伞,椅子”。 ”。
宋代实物镜框有福建福州宋墓出土的木框,以及河北宣化八里辽张世本夫妇墓、张文藻墓出土的木框。
其中,福建福州宋代墓的木框架采用厚木制成,较为方形。河北省宣化县辽县张世本夫妇墓的木架像一把折叠椅,只是缺少了软抽屉。风格紧凑、简洁。河北宣化辽宁张文藻墓出土的木镜框,由木条框成,顶部有横木。横梁顶部原饰有花卉,可惜现已遗失。横梁下有左右立柱。柱下有斜榫,顶部固定斜桁架支撑框架。横杆置于斜柱下方作为脚。
方形横杆之间夹有两块薄木板,支撑镜身。此木镜框出土时,其上部尚有丝织物,用于固定铜镜。框架横杆宽度41.5厘米,左右方柱间宽度21.5厘米,整体高度46厘米。元代张士诚母亲墓出土的银镜框结构类似,但纹饰更为复杂。江苏省武进村前南宋墓出土的梳妆镜盒上设计有镜框。它有两根垂直柱和一根水平杆。很简洁,下面有抽屉,方便放置梳妆用具。
北宋王沉的《黎明绣镜》和南宋无名氏的《洗手观花》中也可见到宋代画框的图像。两幅画的画框看起来都是金属制成的,精致华丽。 ,结构上也比较相似。
河南蔚县白沙宋墓壁画中描绘了两个桌架。镜框上部有灵芝图案组合成半圆形,镜框上有铜镜。墓室墙壁上的浮雕图像中还有一个镜框,有四足,上端饰有花、叶和雕刻,下部为托框的方形框,底部有小花瓣形的脚。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陆兴宗《十王图》中的画框,就是展示妖镜的。据说这面镜子可以反映出鬼魂面前的活动。
此外,河南涧西宋墓、河南郑州宋墓、山东济南金墓等地也曾出土镜框砖雕。
03
各种乐器架
宋代的乐器架很多,可分为鼓架、钟架、编钟架、方响架、锣架、琴架、琴架等,其形象可见于北宋陈阳《乐经》插图、宋代《石林广济》插图中的“蹴鞠图”、宋代无名《杂耍图》、金代壁画山西燕山寺、南宋无名《杂剧·滴眼酸图》等。
以鼓架为例。 《杂剧花鼓图》中的鼓架是由三根细棒斜交而成。鼓水平放置在支架上。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宋代无名《洛神赋》(大英博物馆藏)、南宋无名《韩熙载夜宴图》(两幅) ),南宋无名《胡姬归汉——溪畔美食》,四川广元南宋古墓(1976年),鼓立像1999年出土的唱赚表演石刻也颇具特色。
当时的音乐百科全书——北宋陈扬的《乐书》的插图,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充满想象力的乐器架形象。
04
火炉
宋代炉的造型也有很多,在河南偃师九流沟北宋墓砖雕《炊娘》、辽墓壁画(多幅)中都可以看到其形象。河北宣化 宋代无名《博古图》 宋代无名《尹青霞图》 宋代无名《羲之肖像》图”、南宋李宋《岁朝图》、南宋刘松年《博古图》、《喷茶图》、南宋马远《西园聚会图》、南宋无名氏《春宴图》 》,南宋无名《春游晚归图》,南宋无名《萧》《一照兰亭图》,南宋无名《白莲教图》, ETC。
04
笔筒、砚台等
除上述架子外,宋代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还有其他各种形式的架子。例如:
刻度框可见宋代《中修正和正类备用本草》插图“结衍图”。
碗框可见于南宋大理国《张胜文画卷》。
编钟架见于南宋高宗所著《孝经》。
山西大同严德源墓出土的金代帽架上可以看到这种帽架。它是用杨木和竹子制成的。高14厘米,见方34厘米。它由四角云头十字架和拱形十字竹架两部分组成。帽架出土时,放置在棺床南侧的供桌上。上面本来有一顶绒质道冠,但已经腐烂了。
还有笔筒,很多都可以在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看到。甘肃武威西郊林场M2辽墓还出土了一个笔架,长8厘米,宽4厘米,高6厘米。其形状为长方槽,底部两端贴有垫片,有两个直径1.3厘米的圆孔。其中一个孔中插入了一支木笔。笔筒长13厘米,直径1.2厘米,笔尖长3.5厘米。出土时笔尖上有使用过的墨迹,这表明它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而不是明显随葬的文物。
此外,还有砚台,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可见。
桶架可见于南宋无名《卖浆图》。
哈尔滨金尚井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吉林塔古城出土的铜香薰架上可以看到香薰架。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可见到磨茶架。
细纱机见于南宋无名氏蚕织图和南宋高宗无名氏所著的《女孝经图》。
多层网格可见于宋代无名氏《村童读书图》、南宋无名氏《蚕织图》、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等。 《蚕织图》是用来放置蚕茧的。 。 《乡村儿童读书》里的书架有三个架子,上面放着书和画。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中的茅草棚书架也有多层,上面放置书籍和杂物。
枕框可见于宋代青花釉虎枕。
河南洛阳吉安西宋墓葬中发现有兵器架。
山西大同金彦德源墓出土的刘海架中可以看到刘海架。
官塘架可见于南宋无名《五山十寺》。
山西高平开化寺宋代壁画中可见树台(栅栏)。
戏框可见于宋代无名《婴戏图》。
莲台可见于南宋大理《张生文画卷》。
上述货架种类繁多,十分丰富。可以说,通过对书架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宋代家具的多样性和宋代人们生活的丰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