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记载:“以玉为六器,以尊天地四方:青玉为天,黄琮为地,绿圭为东,红缙为南,白琥珀为”。西周,北宣黄。”西周是我国古代用玉制度初步完善和发展的时期,也是玉第一次被赋予道德内涵。
良渚博物馆“西周晋玉器精品文献展”第二单元名为“礼器之玉”。从玉的功能体系出发,对西周玉礼制对前代的继承和用玉的创新进行了分类。和物质延伸。为了进一步向公众深入讲解周代用玉制度,1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季昆章老师将带来《周代用玉制度》讲座。器礼——西周礼制与玉文化》。欢迎关注。
讲座信息
主题:礼与器的结合——西周礼仪与玉文化
演讲嘉宾:季昆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
主办单位:马东风良渚博物馆(良渚研究院)
执行院长
直播时间:2023年1月28日星期六 10:00-12:00
讲座介绍
西周是一个以礼制为基础的社会。周初,周公制定礼乐,将整个社会置于礼制之下,使社会处于有序状态。周人将礼融入器物,青铜器、玉器承载着礼的使命。周人之前的玉文化已经传承了五六千年。它有自己的思想内涵,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周人赋予了它新的含义,成为新的社会治理需要的思想载体。玉石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玉器的种类、造型、纹饰、纹路在西周不同时期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时代特征明显,承前启后,成为中国玉石发展史上辉煌的一页。
演讲者简介
季坤章,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从事田野考古近40年,参与和主持了多项重大田野考古发掘,包括侯马金末新田江都遗址、曲沃金初都城曲村等。 ——天马遗址,其中绛县衡水西周墓地发掘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一等奖。金侯墓地一号车马坑发掘荣获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奖。研究范围主要是先秦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和考古,特别是对晋、晋国、晋文化的深入思考。参与编写大型考古发掘报告《乔村墓地》,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西卷》,着有《中国玉器通史·周代卷》,出版著作近百部。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
后续讲座预览
展览期间,良渚博物馆将继续推出一系列配套专家讲座,并在文物之声、良渚古城等相关平台进行直播。讲座将涵盖艺术、历史、考古等多个方面,带领观众深入了解西周玉器和礼器。 ,领略源远流长的中国玉文化。
后续讲座安排如下,敬请关注!
讲座时间
讲座主题
扬声器
2023 年 2 月 4 日
中国古代宇宙学的起源——以长江下游史前考古发现为例
向明研究馆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2023 年 2 月 11 日
金玉器的几个问题
徐天 良渚博物馆(良渚研究院)馆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2023 年 2 月 18 日
问玉聪,你叫什么名字?
蒋卫东 杭州良渚遗产管理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研究馆员
注:讲座具体信息以后续公告为准。
文物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