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墓地官网

官方热线: 021-31423825

24小时热线:13671682876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021-31423825, 13671682876(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寻访李景勋墓址

发布时间:2024-09-25 11 浏览: 67

1957年,西安市玉祥门外梁家庄附近发掘了一座唐代墓葬。按理说,这里不应该出现一座唐代墓葬,因为隋唐时期,这里属于城池,而且离安福门外大街很近,谁敢在这里修建自己的墓葬呢?

其实一开始没人想到这是一座墓葬,只是在修建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夯土台基,中科院考古所的考古人员赶到现场,怀疑这只是一个建筑工地。据当地人介绍,这里原本地势很高,长年累月挖出了不少土。

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座建筑地基,但是施工单位的信息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进行了地质钻探,铲子带上来的土并不是纯粹的黄土,而是五色土。在钻探过程中,铲子在其中一个勘探孔中碰到了坚硬的石质物体。五色土的出现基本可以确定这不是建筑地基,而是一座墓葬。后来的发掘证实了之前的推断,这确实是一座特殊的墓葬,而且还是一座唐代甲字形土坑竖坑墓。墓中出现了一具石棺,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墓主人名叫李静勋,又名小海,是一个九岁的女孩。

《隋光禄大夫齐州牧李公四女石碑序》

那姑娘讳名景勋,字小海,陇西成吉人,是幽州总管庄公之孙,左光禄大夫闵氏四女。家世祖里,自有仙人之术;家道昌盛,家世显赫,日月环伺。而且贤慧聪慧,天生挺拔,秀发秀美,芳香宜人。自幼由祖母周太后抚养长大,受教于长乐,独见慈爱关怀之恩,教化深宫,循循柔美之德。此后,白昼重霜降,春日落花,未登弄玉台,便为泽兰天悲。大业四年六月初一,她病逝于汾阳原宫中,年仅九岁。皇帝悲痛万分,闭县停膳,以礼仪和厚赐送她回京城。隆基年戊辰十二月初二庚申日,即己亥年,葬于京兆长安县秀香里万山道场。我将在墓上修建多层楼房。我将在远处追寻宝塔,希望与花童共度美好时光;我将在金地永藏,希望在佛法中流连忘返。我将为她题词:

光分吴与武,天日共庆。容枋美如玉,玉温如玉。仙表灵枢,自幼学会言,长于宫中,养育有方,勤勉有礼。水法成性,戒香增色。金函晨窥,银函天读。昔日随车,言至河汾,珍珠润岸,明镜遮淡云。魂归亭,足迹不同吴墓。月宫归风,霜铃待晓。砖上凝暗雪,春鸟悲上檐。皆知是幻,叹人生苦短。

根据墓志铭和史料记载,李景训出身名门,其曾祖父李显为北周骑都将军、河西郡公,祖父李冲为名将。李冲的儿子李敏即是李景训的父亲。李敏聪明好学,多才多艺。开皇初年,周宣帝宇文韫与皇后杨丽华(隋文帝杨坚长女,隋朝建立后被封为乐平公主)唯一的女儿宇文娥英亲自挑选女婿,选中了李敏,封为上柱国,后做光禄大夫。李景训自幼在宫中生活,深受祖母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宠爱。然而李景训九岁时就去世了,乐平公主杨丽华十分悲痛,以重礼为其安葬。

城中发现墓葬的问题,如今已得到解答。墓志铭记载,李景勋死后,葬于京兆(隋大兴、唐长安城)秀香里(唐称坊)万山道场(万山庵,皇家庵)内(隋大兴、唐长安城以朱雀街为界,东邻万年县,西邻长安县),墓上修建了双层楼阁。如此看来,残存的夯台应是双层楼阁的遗迹。这种墓葬形式,类似于在塔下修建地宫。墓上的双层楼阁类似于塔,李景勋的墓也类似于塔下的地宫。

李景训墓发掘至今,正好六十年了。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发掘后墓地应该被夷平,但这座墓葬的位置太过特殊,位于隋大兴唐长城以内,所以一直想知道李景训墓地在今天的西安市区的什么位置。(上图是李景训墓葬的比较详细的示意图,这张图其实主要是为了标注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的分布,标注的李景训墓只是背景。)

我之前查过很多资料,大部分包括考古报告,基本都只用一句话提到了这座墓葬的位置。

翻看李景勋墓所在位置的资料,不难发现有些地名是重复出现的。其中,“玉祥门外”和“梁家庄”出现得比较多。其中一份文献提到了“玉祥门外西大街”,让我疑惑了好久。后来在另一份文献中看到“玉祥门外西站街”的记载,我才恍然大悟。“西大街”应该是“西站街”的拼写错误。但这个“西站街”在哪儿呢?

西安西站位于玉祥门西北,为铁路货运站。如果资料记载的“西站街”是指今天西站南侧的“西站路”,那就很不合理了。因为,根据目前对隋大兴、唐长安城的研究,那个地方并不在修香坊的范围,基本是安定坊和修德坊的边界。李景勋埋葬的万山庵就在修香坊的东南角。显然,“西站街”并不是今天西站南侧的“西站路”。

那么“西站街”究竟在哪儿呢?查找相关地名信息后发现,“西站街”就是如今裕祥门外的“大庆路”。

1952年定名为西站街,1957年扩建改名为阿芳路,1966年改名为大庆路。

1957年李景勋墓发掘时,这条路正在扩建,之后多次易名,西站街这个名字已经停用近60年,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找到“西站街”之后,最大的难题基本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找到“梁家庄”。从现在的西安地图来看,“梁家庄”的范围大概就是铁塔寺路以南、乌衣巷以北一带。但根据《汉长安南郊礼制建筑遗址示意图》,当时的“梁家庄”在“任家庄”的东北方,而现在的“梁家庄”则在“任家庄”的东南方。“任家庄”的古门楼犹存,“任家庄”的位置应该没有太大变化,也就是说,1950年代的“梁家庄”的范围应该比如今的“梁家庄”的范围更靠北。

在解决了这些地名问题后,并结合史料记载,李景勋墓的大致位置已基本确定。

“西安市玉祥门外约1公里,大庆路南50米。”

结合资料,通过测绘工作,基本查明了李景勋墓的大致范围。

李景勋墓大致位置在今大庆路南侧、西义坊东侧劳动村社区。

李景勋墓发掘至今已近六十年,当时留下的位置信息数据记录都只是大概的,现在只能推测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如果想要得到准确的位置,除非当时留下了准确的经纬度坐标,否则无从下手。

如今,李景训墓出土的部分文物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石棺则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大多数人在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时,或惊叹李景训墓出土的金银首饰、玻璃器皿的精湛工艺,或好奇石棺上刻着的“开棺者死”的诅咒,或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九岁小女孩竟有如此多华丽的陪葬品。估计很少有人关心这些文物出土的墓葬如今在何处。

有人觉得,研究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墓葬现在的位置,是浪费时间,毫无意义的。但我不这么认为。这些已经不存在的遗迹,是需要研究的。因为其中蕴含的历史地理信息,并不会随着遗迹的消失而消失。只要有人研究,这个地方的历史地理信息就会被发现,就会流传下去。即使过了多少年,只要有被验证过的东西,后来的人再想研究,也不会没有参考资料。说到底,我们现在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历史。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021-31423825
24小时咨询热线:13671682876(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021-31423825

1367168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