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姚县金碧镇大宝山公益墓园,竣工的墓园内已安葬200余位逝者。正在扫墓的金碧镇村民赵斌告诉记者:“墓园修建后,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大方便了群众,有效解决了安葬距离远、难度大、费用高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农村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在很多乡村道路两侧可见范围内,零散分布的农村墓地,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浪费了土地资源,也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姚县代表团戴成新等15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的建议》。经会议主席团审议,决定列为会议建议,交由全国人民政府处理。
一年来,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及时成立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压实相关部门职责,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通过到周边地市学习考察,深入县市乡镇实地调研,科学制定“十四五”殡葬业发展规划和殡葬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根据农村人口数量分布、交通状况等,及时启动乡村公墓规划建设。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公益类公益资金。截至目前已安排410万元,全州103座乡村公益性公墓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公墓骨灰安葬率达100%。全面落实亲民殡葬政策,将亲民殡葬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对骨灰安葬在公墓的,给予3000至4000元亲民殡葬补助,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推动农村殡葬改革顺利实施。制定《楚雄州农村公墓建设管理指南》,印发《楚雄州民政局关于加强和改进红白会建设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监管力度,规范群众殡葬活动,巩固殡葬领域专项整治成果。
在大宝山墓地,记者看到,针对通墓道路狭窄、清明节期间交通拥堵等问题,大姚县积极筹资修建了一条新下坡路,分流清明人群。目前,该路已硬化,即将投入使用。“有这条路真是太好了,方便。”赵斌说。
“去年以来,大姚县在已建成13座乡镇公墓的基础上,开始规划建设32座农村公墓,并积极向上级申请专项国债和500万元补助,完善农村公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群众对殡葬改革的满意度。”大姚县民政局副局长沙宁介绍。
经过一年的办理,戴成新等15名州人大代表对议案办理情况表示满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规划,优化公墓布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保障措施,优化服务流程,稳步推进全州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更好地服务群众。”楚雄州殡葬管理处处长杨兴明说。
文:马银斌
编辑:邹志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