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和刘伯温都是通晓天文地理的神仙,关于他们的传说很多,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从功绩上讲,刘伯温下山辅佐朱元璋后,上书叙说时事十八计,参与策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北伐中原等军事计划,最终助朱元璋夺得天下,可以说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此,刘伯温对于排名在他前面的诸葛亮,是十分不服气的。
相传有一天,朱元璋到刘伯温那里下棋聊天,朱元璋随口说道:“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借东风,火烧营垒,草船借箭,七擒孟获,通晓历史,头脑聪明,能遥遥领先,先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后辅佐刘禅,至死不渝,绝对是前无古人,后世必将赞颂!现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话,‘前朝军师是诸葛亮,后朝军师是刘伯温。’不知您觉得谁更胜一筹?”
刘伯温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用十四个字回答道:“诸葛亮分天下三分,刘伯温统一天下。”
朱元璋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刘伯温对诸葛亮不服气,便笑着说道:“先生您能挖出诸葛亮墓,就证明您是个聪明人,否则,您就是欺骗皇帝!”
朱元璋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据说诸葛亮死后,留下遗嘱,让四个壮汉把棺材抬到南方,等绳子断了就地埋葬。后来,刘禅安排了四个壮汉抬棺材,走了一天一夜,他们累得筋疲力尽,见绳子没有断的迹象,四个壮汉决定砍断绳子,把棺材埋了,然后回到成都向刘禅汇报。
结果刘禅发现这四个人在搞鬼,一怒之下当众斩杀了他们,却忘了问他们诸葛亮葬在何处,从此,诸葛亮的葬地便成了千古之谜。
刘伯温听了,说道:“皇上,明朝法律严禁盗墓,凡是挖别人坟墓的,轻则流放三千里,盗墓开棺的,要绞死。我不敢挖诸葛亮的坟墓。”
朱元璋摆摆手,说了四个字:大赦天下。
据后来的传说,刘伯温之所以要挖诸葛亮墓,是因为诸葛亮墓中藏有一本书,名叫无字书。
刘伯温得到朱元璋的招安之后,立即带着随从来到定军山下,很快就找到了诸葛亮墓。
墓前的石阶上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只有五个字:我知道没有人来。刘伯温看了冷笑一声,心想我既然来了,怎么会是“没有人来”,就叫人把石碑砸了。砸完之后,刘伯温十分得意,继续往前走。走了不远,又看到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五个字:唯有伯温来。
刘伯温这回吓得赶紧跪下叩头,说:“我真是狂妄自大,毁了碑,羞辱了老师,真是罪孽啊!”
但他终究还是站不起来,只见石碑下有一行小字:“伯温带盔甲行礼,脱盔起立!”原来,诸葛亮早已料到,刘伯温拜谒自己时不会脱下盔甲,这样对他是不敬的。
刘伯温心服口服,连忙脱帽跪下。
即便如此,刘伯温为了抵御无字书的诱惑,也不得不咬牙切齿,将武侯墓挖出来,向朱元璋汇报。
只挖了几下,就出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后世无人盗我的墓,唯有伯温。我知道后世有伯温,伯温也知道后世会是谁。”刘伯温吓得浑身冒冷汗。
墓穴被打开后,他们发现了七个盛放灯油的大罐子。这些罐子互相连接,上面有一根仍在燃烧的灯芯。七个罐子中,有六个的灯油已经烧完了。
刘伯温命令手下赶紧寻找无字天书,可是,他们没有找到天书,却看到一块竹板上写着八个字:“伯温,伯温,快加油。”
刘伯很佩服诸葛亮的千年算计能力,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刘伯温来盗墓的准确时间,吓得赶紧跪下磕了三个头,然后快步离开了武侯墓。此时第七个油缸里的油已经烧光了,墓中一片漆黑。
随后,刘伯温命人将七大缸中灌满灯油,重新填满墓穴,行了隆重的仪式后,才离去。
总之,刘伯温盗取诸葛亮墓时不仅没有得到所谓的无字书,还损失了七坛灯油的钱,真是可笑又可悲。
据说刘伯温被诸葛亮“羞辱”后,意识到了自己与“圣人”的真正差距,于是便看淡世事,远离尘嚣,专心修行,后来还为人间留下了一本神奇的典籍——《烙馍歌》。
当然,以上这些故事均为民间传说,其真实性经不起推敲,但却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诸葛亮和刘伯温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