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田亚奇进入秦墓发掘现场。眼前墓土堆积如山,田亚奇面色凝重。无数道血红色的痕迹突然穿透黄色的墓土,如血管般盘绕。多年的经验告诉他,在这特殊的血色土壤下面,一定隐藏着同样奇异的宝藏。但当墓穴被挖开时,经验丰富的田亚奇也大吃一惊。墓穴中,数百具尸体跪在小小的棺材里,像众星围着月亮一样,围绕着巨大的棺材。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中国考古界掀起了一阵热潮。1975年夏天,一支来自陕西凤翔村的考古队来到永城,希望在永城发现更多的秦墓。然而,永城的考古之路并不顺利。他们发现了一片荒地,这里无法种植庄稼,无法建造房屋,甚至连铁锹都难以挖开坚硬的土壤。这片异常的土地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在当地村民的配合下,这片土地上隐藏的秘密终于被揭开。
从1975年到1986年,考古人员用巴掌大小的工具,与这座如城市般庞大的古墓斗争了整整十年。他们一点一点清理墓地,发现了大量人骨和陪葬品。其中,特殊的“黄肠提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是一种精湛的木制工艺品,由合金和优质木材制成,保持了棺材的坚固性。这种工艺的复杂和精湛程度超越了当时的技术水平。
考古学家通过石磬上的铭文,确定了秦景公墓的主人。黄肠题磬、墓碑、石磬等文物无不见证着当时社会的复杂,见证着秦景公的权势,见证着他死后陪葬的习俗。然而,他的最后一座陵墓在时间的洪流中被盗,宝物散失,只留下了无声的尸骨和碎片。
秦景公墓的发掘,给考古界带来了很多宝贵的信息。不仅古代社会的权力结构,人祭、黄肠体丑等文化现象都在这座墓葬中展现。然而,历史的沉重与残酷也透过这座墓葬的遗迹向我们诉说。这片土地上的沉寂,见证了秦景公生前的权势与辉煌,也宣告了他死后的没落与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