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德太子李崇润,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子,高宗李治、武则天的长孙,永隆二年(682年)被封为皇孙。偈祖元年(701年),他谈起了武则天的私生活,十九岁时被武则天的手下杀害。重重的润润和美丽的外表,叫孝道,无罪惩处,大家都在抽泣——
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后,追封李重润为“怡德亲王”。神龙第二年,他的灵柩从洛阳运到乾陵安葬,“墓为陵”,相当隆重。1971年7月至1972年5月,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发掘了怡德亲王墓。
怡德亲王墓位于乾陵东南部汉家堡北侧,是距离乾陵神道最近的墓葬。整个墓地南北长约257米,东西宽约214米,四角各有夯土墩,南有一对土铛,有一副中国表,两对石人,一对石狮子, 还有一对不知从哪里搬来的石羊。
怡德亲王墓地宫由斜坡墓道、六通道、七天井、四对小壁龛、前后廊、前后墓组成,全长约百米。墓葬中比较完整的壁画约40幅,分布在墓道、墓洞、天井、前后廊及前后墓,包括太子游仪仗队、戟、豹、鹰、宫女、乐、内仆等。
墓路两旁的壁画描绘了身着铠甲战袍的仪仗队、青龙白虎的形象、高耸的塔楼和城墙。画面以山为背景,山上种满了松柏,城如野鸡,仪仗队可分为:骑马旗队、护卫武士队、随行文官队、护卫队。它展示了太子出行的盛况,被称为“阙楼仪仗队”。
在穿过洞的小壁龛的两侧,描绘了驯豹师、老鹰、宫女和侍从等对称人物;一、二院,东、西墙上画了四个大戟架,每个架子上摆放着12把戟,这就是天子的制度;走廊和坟墓的墙壁描绘了宫廷的生活,例如拿着物品的少女和音乐家。从南到北,从外到内,壁画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逐渐进入了墓主的生活世界。
永太公主墓和张怀亲王墓的石门都位于前室和后室之间,但一德亲王墓的石门在走廊中间,前室和后室都在石门内。路顶布满了群花、宝花、海石榴等图案,石门上刻有祥鸟、瑞兽、藤蔓等装饰品,欢迎人们进入另一个世界。
永泰公主陵墓、张怀亲王陵墓前厅均绘有壁画,著名的“宫女”和“观鸟蝉”都位于此。可是,一德亲王墓前厅的壁画却暗淡无光,仿佛是画过的?北墙上的壁画因淤泥侵蚀而全部脱落;在东墙、西墙和南墙上,描绘了具有不同形象的侍女,死后继续为主人服务。穿过后廊,巨大的石棺呈现在后室,因为空间狭窄,光线比较昏暗,所以不方便在那里拍照
虽然怡德亲王墓已被偷走挖掘,但仍出土了1000多件文物,包括兵马俑、唐三才、活器,以及小块金、铜、铁等。这里出土的文物大多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一小部分收藏在乾陵博物馆,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可以在怡德亲王墓东侧的展厅看到。
其中,最为王爷的丧书11件,全部为大理石质地,镌刻并充金,其余内容有“崇亲王”、“高举”、“方春”、“今日后裔”、“保存”、“朱琼”、“完”、“鞠”、“月家朔XX”等。文献中记载,《丧书》是专门为唐代皇帝、皇后、诸侯的墓葬而写的,这与普通皇室成员和文武大臣使用的墓志铭不同。
李崇润生前未婚,封为怡德太子,葬于乾陵时,曾将国王裴翠的亡女与他一起埋葬,这就是所谓的“鬼婚”。考古人员在挖掘怡德亲王墓时,在墓的石棺中发现了一男一女两具不完整的人骨,这与文献记载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