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我看国宝》第四部:他,一个深受武则天宠爱的皇孙,因宫廷斗争被判处死刑; 死后被谥德太子,名噪一时却鲜为人知。 后人所知,他19岁时被埋在黄土中,但他只是因为墓中的壁画而出名。 让我们近距离接触懿德太子墓仪仗队壁画,感受大唐王朝的威严吧!
《我看国宝》第四部分:
他,一个深受武则天宠爱的皇孙,因宫廷斗争被判处死刑;
死后被谥德太子。 他名噪一时,却鲜为后人所知;
19岁时被埋在黄土中,但仅因墓中的壁画而出名。
让我们近距离接触懿德太子墓仪仗队壁画,感受大唐王朝的威严吧!
在《国宝》第四期中,陕西历史博物馆为我们带来了三件国宝:葡萄花鸟图案银香囊、都护符、懿德太子墓仪仗壁画。 其中,由国宝守护者郭涛、建筑师张金秋、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团队共同守护的懿德太子墓壁画《塔中仪仗队》获得了小编的好评并立即决定将其纳入本期。
懿德太子墓——一桩令人叹息的皇家悲剧
壁画的主人是懿德亲王李重润,原名崇昭。 为避武则天名讳,改名崇润。 他是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孙子,李显与韦适的长子。
他自出生起就受到祖父高宗李治和祖母武则天的喜爱。 然而,自从他深爱的祖父去世后,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父亲被祖母废为太子,他本人也被贬为平民。 后来因宫廷斗争被判处死刑,生命被永远定格在19岁。
中宗李显继位后,追谥懿德太子。 他的坟墓规格极高。 位于乾陵东南部与乾陵合葬的十七座陵墓中,懿德太子墓是距乾陵最近的陵墓。 这座陵墓是按照帝制建造的,所谓“陵即陵”。
远远眺望懿德太子墓
懿德太子墓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唐墓中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唯一的帝王级墓葬。 此类活动在唐代尚属首次,规模空前。
塔内仪仗队壁画彰显了唐代高超的建筑艺术
懿德太子墓内部充满了精美的壁画。 墓道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巨大的仪仗塔像,长15米,高3米。
仪仗图场面宏大,人物多达196人。 以城墙、城楼、山峦为背景,层次分明、统一,形成一幅十分生动的画面,综合体现了唐墓壁画的艺术造诣和时代风格。 它按比例准确地描绘出建筑物外观的结构,甚至各构件的交点。
懿德太子墓仪仗队形象有四个突出特点:
第一,这座宫殿是三出宫殿,属于帝王级别。 乾陵朱雀门楼就是三出城楼之一。
二是码头、平台豪华。 图中建筑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有回廊。 画中回廊面阔三间,进深三间。 这在实际的建筑结构中是不可能的。
三是有柱平座,栏杆与颈部连接处饰有金铜饰件。
四是檐远,斗拱比例大。
我们来说说三楚塔。 此次展示的《曲塔仪仗壁画》为《三楚塔仪仗图》。 阙建于门间,是宫门前的标志性建筑。 共有三座宫殿,即一座母宫和两座子宫。
据考证,三楚阙超过了太子使用二楚阙的标准。 是按照皇帝的礼仪而建的。 是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只有皇帝才能享用。 它往往是皇帝住所的标志性建筑。 这也体现了一个父亲失去儿子的悲痛和试图弥补的无奈。
传统建筑传承人——建筑师张金秋
唐懿德太子墓上的国宝《塔内仪仗图》的特约守护者是八十多岁的女建筑师张金秋。 国际编号的小行星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张金秋教授是著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的弟子。 她曾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建成两座“三奥特莱斯”,一处位于西安唐代芙蓉园,另一处位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西安大明宫案例馆。
西安大唐芙蓉园
西安大明宫案例博物馆
张金秋老师在《国家宝藏》节目中的一句话让小编非常感动,分享给大家。
中国的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 它们铭刻着苦难、奋斗和荣耀。 中国传统建筑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展现了简洁、优雅、灵动和英雄气概。 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建筑师文化自信的基础。 我从事建筑设计几十年了,一直在不断地从中汲取养分,并从中学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保护传统建筑的历史遗迹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珍惜它,就是爱我们的祖先; 欣赏它,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欣赏它,就是欣赏智慧和创造。 传承就是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
壁画修复师——让文物活起来的工匠
除了建筑大师张金秋的加持之外,这座国宝级还有一群能让文物“活起来”的人。 他们被称为壁画修复者。 在这个人生故事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团队对这幅壁画进行修复工作。
如此复杂多彩的壁画的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那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从大师手中接过传承。 一辈子只做这一件事,就够了。
喷嘴、棉签、修补刀,一点一滴细致耐心的修补。 有时一次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这是壁画修复者的写照。 每一次壁画的修复都是与壁画的对话。 希望修复后的壁画能让更多人了解。
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基地办公室副主任王佳表示:
“我从2010年左右开始从事壁画保护修复工作,到现在已经八年了。 多年来的壁画修复工作,不仅是一种热爱,更是一种传承。
杨文宗老师,杨主任,他是我的师父,他师父的师父。 现在很多人已经去世了,但也有一些人提前退休了。 基本上已经传了三代,三四代了。 人们。 我们的文物修复工作,也算是为文物“活起来”做出了一份额外的贡献! ”
懿德太子墓塔楼仪仗壁画,将唐代高级建筑的面貌从史料中的文字记载转变为生动的实物证据。 我觉得《国家宝藏》给我们展示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文物,给了我们十足的民族自信。 让我们共同守护历史,守护盛世的威严!